配资10倍杠杆 3月3日,全国爱耳日,如何预防听力障碍,你知道么?
配资10倍杠杆
全国爱耳日
2025年3月3日是第二十六个全国爱耳日。今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:“健康聆听,无碍沟通”。
倡导全生命周期听力健康管理理念,定期进行听力健康检查,及时接受相关诊疗与康复服务,主动远离噪声污染、耳毒性药物等有害因素。让全年龄段、全生命周期的耳和听力保健成为现实。
医学知识知多D
听觉是怎样产生的呢?
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,传至内耳有两条途径:一条是通过外耳、中耳传至内耳,另一条是通过振动颅骨传至内耳。当内耳感受到声压的变化时,可使内耳的耳蜗内液体流动,基底膜波动使毛细胞与盖膜摩擦,毛细胞兴奋,通过听神经可将此生物电变化传向听觉中枢产生听觉。
不同时期,
如何预防听力障碍?
+
一、孕期妈妈
怀孕的前三个月往往是胎儿耳关键结构(内耳)的发育阶段,在胚胎发育期、围产期或分娩期要避免可导致胎儿耳聋的因素。
预防措施:
① 避免近亲结婚;
② 孕期妈妈应禁烟酒;
③ 适量运动、增强体质;
④ 注意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、物理射线的照射、病毒感染、一氧化碳中毒等;
⑤ 孕前不宜接种疫苗、保证充足营养;
⑥ 避免过度拥挤、吵闹;
⑦ 保持稳定情绪、乐观心态。
+
二、新生儿期
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新生儿期听力障碍预防的主要手段之一。主要包括耳声发射、声阻抗和脑干诱发电位等听力检查手段。
包括两次检查,第一次时间在新生儿出生3—5天住院期间进行,第二次即出生42天内(婴儿第一次检查未通过、可疑或已通过的宝宝均需要进行二次检查)。
新生儿复筛仍未通过,要在3个月内转诊至儿童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。检查确诊为听损伤的,需要明确听损伤的程度和性质,及时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和康复。
此外,新生儿期需要特别关注早产时外伤或产期的各种原因缺氧、新生儿黄疸等情况。
+
三、婴幼儿期
宝宝听力问题表现:对声音反应不敏感、语言发育迟缓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发音不准确、常听错话、看电视时声音开得很大等,如有这些表现,应及时带其到医院进行听力检查。
另外,感染性聋是婴幼儿时期常见多发病,其中小儿渗出性中耳炎、腮腺炎、高热、流脑、乙脑等疾病均可导致。小儿期耳聋早期多不易发现,特别是感染期经常使用氨基甙类抗生素进行治疗更容易发生耳聋。
预防措施:
① 要按时接种预防各种传染病的疫苗;
② 积极防治各种急慢性传染病;
③ 一旦患病,要尽早前往就诊,及时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。
+
四、青少年及成人
科学用耳对于保护听力至关重要。长时间佩戴耳机或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中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,影响生活质量。科学用耳的方法包括控制音量、减少使用时间、避免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等,可以有效保护耳朵健康,预防听力下降。
注意事项:
① 控制音量和使用时间:使用耳机时,音量应控制在60分贝以内,单次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。
② 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:长时间佩戴耳机或使用高音量耳机可能导致听力受损。如果必须使用,音量应控制在三格到四格左右,并且每天累计使用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。
③ 保持耳道清洁:耳道有很强的自洁能力,一般不需要特殊清理。避免过度清理,油性耵聍人群定期到医院专业清理。
④ 避免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: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降噪耳机可以保护耳朵,但降噪功能主要针对低频噪音,对高频噪音效果有限。
⑤ 注意耳朵保护: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噪音暴露,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环境中。科学掏耳,防止水进入耳道,避免外力伤害耳朵,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。
+
五、老年期
老年性听力下降的出现,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。一般情况下,老年人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,通常是与听觉系统整体老化以及退化相关。
预防措施:
① 合理饮食:少食过甜或过咸的食物,防止动脉硬化。
② 积极锻炼:保持良好的心情,提高身体素质。
③ 避免噪声:减少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下的时间,可以延缓耳聋症状的出现。
④ 慎用耳毒性药物:积极防治老年病,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。
⑤ 使用助听器: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助听器,轻度耳聋患者一般不需要佩戴,听力损失达到35-85分贝时可选择助听器,60分贝左右时效果最好。
如果您有以下困扰
请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
1
经常挖耳,却总觉得耳堵耳闷?
2
耳朵奇痒无比,都掏出血了也不止痒?
3
耳朵流脓水终年不愈?
4
每天工作生活经常全程戴耳机,音量越调越大?
5
耳鸣脑鸣一刻不停,失眠烦躁,快崩溃了?
耳鼻喉科咨询电话
外科大楼11楼住院部
0763-2221333
(24小时)
外科大楼11楼耳鼻喉科门诊
0763-2225235
工作时间
8:00-12:00 14:30-17:30
配资10倍杠杆